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專家提醒 百萬空屋泡沫危機

文章出處
【中國時報/洪凱音/台北報導】2013.10.31
台灣整體空屋率超過10%,近百萬房子沒人住養蚊子,街頭隨處可見售屋廣告,形同資源浪費。(本報資料照片/陳信翰攝)
營建署統計全台有86.3多萬戶空屋,專家認為數字可能「失真」。房產作家Sway表示,官方以用電度數60度為標準實在「太低」,豪宅隨便開盞燈,或普通社區電梯有在運作,隨隨便便就可以達到60度門檻,預估台灣真正空屋數至少百萬戶。

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【聯合報】爭取民意支持 囤房稅別無疾而終

文章出處
【聯合報╱林左裕/政大地政系教授(台北市】2013.10.30

財政部宣布,將規劃配套措施,督促地方政府針對持有一棟以上非自住房屋者,加重課徵房屋稅。有業者批評,政府限制人民購買財產的自由,可能違憲。在房價飆漲後租金報酬率為全球最低、年輕族群購屋壓力急遽惡化的情況下,財政部的規畫應可博取一些「居住正義」的掌聲。但業者聲明人民有購買財產的權利,乍聽之下似乎理直氣壯,本文簡略自兩造之觀點分析。

【中央社】調房屋稅打囤房 財長:做得成

文章出處
【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】2013/10/30
立委指不能指望有討好選民動機的地方政府調高房屋稅打囤房;財政部長張盛和說,用房屋稅率調整打囤房,不是做不成,像新北市就調整得很合理,還增加 7億多元稅收。

30日財政委員會舉行立院會期第6次全體委員會,財政部長張盛和赴立院報告。

立委提出,抑制囤房不能指望地方政府調房屋稅,建議中央政府按照家戶人數來計算,另課囤屋稅。

張盛和在中場休息時間向媒體說明,這部分理念和財政部一樣,就是自住的部分不課稅,將來房屋稅調徵的比重把它放到補助款的計算公式裡,這是對國家有幫助的良性循環。

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【經濟日報】財長:民眾囤房 擬加重稅負

文章出處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陳美珍/台北報導】2013/10/29

持有多棟房產者,囤房嫌疑上升,立法委員主張加課「囤房稅」,財政部長張盛和(28)日附議,提出可對持有一棟以上非自住房屋者,加重課徵房屋稅;願意配合政策調高稅率的地方政府,將增撥補助款做為獎勵。
圖/經濟日報提供

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【聯合報】觀察站/增加稅基 不動產實價課稅該推動了

文章出處
【聯合報╱記者林上祚】2013.10.24

財政部為了軋平財政缺口,苦思解決之道,4G執照的標售將可為國庫帶進七百億元額外收入,接下來十月底台北學苑與松山車站旁國有土地地上權標售案,也可望為國庫帶進二百億元,但國庫稅收不足的問題,依舊沒有解決。

【聯合報】國庫缺錢 中央部會明年花170億蓋樓

文章出處
【聯合報╱記者林上祚/台北報導】2013/10/24

國有非公用土地市值逾七千億元,部分房舍荒廢閒置,政府每年卻編列百億元預算興建房舍。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,明年中央部會編列預算蓋辦公大樓經費一百七十多億元,在政府財政困難之際,相關部會應考慮共用閒置國有土地合署辦公。
新莊副都心的中央合署辦公大樓估計可容納三千多名公務員辦公,但因為不在台北市,加上有部會不想搬進去,還打算自己蓋房舍,都讓國家支出增加。

「為權利而鬥爭」通訊vol.2:[關鍵字] 強制罪

圖:李萬鏗
文字說明:周于萱

點選可看大圖

「為權利而鬥爭」通訊vol.2:抗爭路上你和我

林子文 x 呂衍坡的世代對話 
時 間:2013/9/17

採訪、文字:江奕翰
訪談攝影:江一豪

編按:

林子文,工運歷程近30年,從新海瓦斯產業工會出發,歷任台北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、秋鬥再起召集人,現任非典勞動工作坊主持人,日前遭高等法院依妨害公務判決拘役50天,決定以拒繳罰金入監抗議。



呂衍坡,就讀政治大學四年級,初涉運動,卻也因陸續參與華光社區反迫遷、苑裡反風機而接連被警方移送。

這對年齡差距已足稱父子,運動經驗絕對跨世代的兩人,不約而同地因為參與社運,而必須跟司法體系「打交道」。為了權利而鬥爭,最後卻不得不面對司法體系的壓迫,似乎已是參與改革的宿命。

我們沒有王金平,也不需要他來幫我們致電法務部長要求檢察官「不要濫權起訴」;我們只能不斷對話,不斷抗爭,不斷想法設方改變這整個荒謬的統治體制。

以下是林子文與呂衍坡的世代對話記實:


「為權利而鬥爭」通訊vol.2:法庭觀察筆記

文:AB

今天是第二次預備庭,主要是勘驗警方拍攝的影片。

法官看得非常仔細,常常為了確認當時狀況或誰說了什麼而反覆觀看。但是即使如此,仍不免發生「走鐘」的情況。

「為權利而鬥爭」通訊vol.2:涉訟人一覽表

編按:

法律究竟為誰服務?

長期以來,基層人民為爭取權利,不但受到行政機關的百般阻撓,並往往在抗爭後,再度面對司法的二次壓迫。

我們認為,唯有真正貼近、理解弱勢者的處境,並以此衡平政權與人民之間的利害衝突,才有可能落實所謂的公平正義。

在真正的公平正義尚未來臨之前,一如德國法學者耶林所言:
「人民要取得法律,必須努力,必須鬥爭,必須流血。」
我們蒐集了近年為權利而鬥爭,卻因此面臨訴訟的名單,供各方了解彼此的處境,並尋思後續連結的可能。

*下表依事件發生時序整理。受限人力必有疏漏,請各方海涵、更正並踴躍提供相關事件,來信請寄:yihochiang@yahoo.com.tw

【工商時報】炒房A咖 轉進歐美房市

文章出處
【工商時報╱蔡惠芳】2013-10-24

真正A咖炒房大戶浮上檯面。壹傳媒主席「肥佬黎」黎智英,光是最近短短5個月,就高檔脫手內湖3,570坪土地,高價套現近40億元,興高采烈出場。據悉,黎智英的下一步,可能把手中現金轉進歐美房市。

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【聯合報】比京隨筆/歐洲賣祖產拚現金

文章出處
【聯合報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】2013.10.17

經濟狀況不佳,不只希臘要賣小島,最近德國將廢棄的舊車站推上拍賣台,義大利則打算拍賣五十個古蹟,套現降低預算赤字,連法國總統度假住的布雷岡松堡,都計畫向公眾開放,只為緊縮政府預算。

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【聯合報】房價打不下?星國打給你看

文章出處
【聯合晚報╱編譯陳澄和/綜合報導】2013.10.16

彭博資訊報導,新加坡為打壓房市泡沫而祭出的強硬措施已帶來實際效果,足可為香港、中國等其他亞洲地區上一課。

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

【中國時報】33萬空屋 集中林口、三峽、淡水

文章出處
【中國時報╱謝幸恩/新北報導】2013-10-05

林口新市鎮的豪宅如雨後春筍,但買方多是投資客,造成空屋戶數年年增加。(謝幸恩攝)
新北市空屋戶數居全台之冠,數量多達33萬戶,且集中在林口、三峽、淡水3大新市鎮,當地建案如雨後春筍,但建商在每棟豪宅外掛上「完售」的背後,卻暗藏「無人居住」的事實。